未来五条高铁汇集湛江

湛江市市长姜建军。

深湛铁路即将开通,包括湛江在内的粤西地区将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正式跨入“高铁时代”。近日,湛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姜建军在接受南都报系党委书记、总裁任天阳带领的南都采访组专访时透露,目前深湛铁路初步安排每天24对车从湛江到广州南站,约每半小时一趟。高铁开通后,广州到湛江仅需3小时。

接下来,湛江将着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深湛铁路、广湛客专、湛海高铁、合湛铁路、包海通道等5条高铁的汇集点。新湛江站作为高铁枢纽站,将建在湛江市区以方便群众出行。

●关键词 省域副中心城市

湛江发展不仅在广东范围内谋划布局

南都: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要求。前不久,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到湛江考察调研,明确要求湛江扛起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湛江贡献。对此,您有什么思考?

姜建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线图,是广东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任务书。

对标“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就湛江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而言,我们既有挑战,更有机遇。一方面,湛江是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代表,2017年全市人均GDP38744元,只有全国的64.8%、全省的47.8%。与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全省特别是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要实现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仍需努力。另一方面,国家和省持续重视湛江发展,湛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去年以来,湛江先后被定位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大批基础设施、产业等大项目纷纷布局湛江,一大批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纷纷到湛江考察投资,形成“看好湛江、投资湛江、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将重点做好临港产业、滨海旅游、特色优势农业、军民融合发展四篇文章,加快构建具有湛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与海南的务实合作,加快形成湛江开放发展新格局;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并举,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湛江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

南都:6月初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强化湛江发展能级,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您如何理解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

姜建军:省委提出的“大学习、深研调、真落实”很实在,也很接地气。李希书记在全会之前深入开展调研,听取基层意见。李希书记来湛江调研之前做了充分准备,调研之后带着材料回去,其间省委办公厅又派人带着问题来听取我们的意见。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我们也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在思考谋划湛江发展。

这个功能区战略就是改变传统发展思维,转变固有发展思路,摆脱传统发展的路径依赖,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阶段确定各自功能定位,各地适合做什么,就配什么资源,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由原来单一发展模式的“跟随者”转变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不再是按照珠三角作为单一中心、产业梯次转移发展的思路。如果是旧思路,我们永远无法追上先进的城市。湛江已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南都:从追随型转变成引领型。

姜建军:对,就是你自己要成为一个中心。从全省角度来看,湛江就是要成为省域副中心。实际上,湛江对周边省份已有很大辐射和影响。例如,海南90%的生产生活物资都是从湛江运过去的。如果湛江的交通不好,海南就会受影响。就拿今年春节来说,去海南旅游的人太多,交通严重堵塞,我们派了300多条空船过去,把人和车都拉过来,大大缓解了海南交通的压力。包括海南平时的一些大型活动,我们也都要做各种工作。从海南来讲,航空只能解决部分交通,每年300多万辆车、1700多万人,都要经湛江运过去。

再看湛江与广西的关系。国家已经规划发展北部湾城市群,湛江是城市群中“一核两极”之一的中心城市,说明湛江的发展已经不是在广东范围来考虑,而是在更大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在粤桂琼区域合作,在广东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海南自贸区(港),对接北部湾城市群的大格局、大背景下来考虑、来谋划、来布局。

●关键词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不通高铁相当于一个人不上网

南都:您是学铁路的,也建铁路,还参与了深圳火车站的建设,有人把您称为铁路市长、交通市长。您如何看待高铁开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姜建军:对于铁路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可以说是感触很深。以深圳为例,大家在讲深圳的时候,可以从很多角度解码深圳的成功。从交通的角度来看,深圳成功的非常重要因素,就是深圳在广州到香港中间的铁路沿线上,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条铁路,香港跟内地没有这么紧密的联系,深圳也没有今天的发展。实际上,香港作为自贸港能够很好融入国家发展,取得经济上的成功,与交通的支撑有很大关系。但人们在总结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

这条铁路给深圳和香港都带来无限机会,那个时候,人流、物流、资金流都是通过铁路来完成的。我们回顾香港和深圳的发展,不能忽视大交通的支撑。

过去的老话讲,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些都是非常朴实的发展观。现在进入高铁时代,如果一个城市不能和高铁联网,那就一定会被边缘化。就相当于一个人上不了网,融入不了社会,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

南都:对于地处粤西的湛江来说,与高铁的联网显得更加重要。

姜建军:是的。湛江作为粤西最边缘的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比较远。在省内的交通联系,包括发展的机会,更多是依赖于珠三角。加强与珠三角的快速交通联系,是湛江所有发展问题中的首要问题。所以在推动深湛高铁尽快开通的问题上,湛江市委市政府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如今深湛铁路提前一年开通,湛江也提前一年进入了高铁时代。

未来湛江五条高铁汇集

南都:深湛铁路开通后的运营安排如何?

姜建军:深湛铁路目前初步安排大概24对车到广州南站,从早晨到晚上差不多半个小时一趟,基本实现了公交化。全程大约3个小时,以后随着运行的稳定还可以提速。现在的设计标准是250公里/小时,初期开行按照200公里/小时的速度开启,未来优化后应该两个多小时就可以从湛江到广州南站。

南都:这将大大拉近湛江和珠三角之间的距离。

姜建军:这样湛江和广州、珠三角之间的联系就非常便捷,而且通过广州南站换乘东南西北的高铁都非常便利,直达深圳的高铁也在计划之中。

有了这样的联系,湛江的发展和珠三角甚至是全国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将提升整个城市的影响力,招商引资更有优势。

这只是我们解决交通短板的其中一个举措,更大的举措还在谋划中。

南都:您所讲的“更大的谋划”是指什么?

姜建军:我们要开通长途动车到北京、到上海,高铁的长途车开行动车卧铺。这样,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就可以到北京、到上海,大概13小时。如果是晚上出行,大概就是吃了晚饭上车,第二天早上到北京就可以办事,非常方便。现在需要30多个小时。

根据湛江的区位,它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广东一共只有3个,除了湛江,还有广州和深圳。全国性交通综合枢纽城市为什么会有湛江?其实从湛江的区位来看,它可以辐射祖国的西南腹地,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南的西部,包括湖北的西部,都在湛江的辐射范围。中南和华南也能辐射,再加上海南。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既要考虑航空,又要考虑铁路,还有高速公路和水运,应该是一个综合、立体的交通枢纽。就铁路来说,根据湛江的区位和资源禀赋,它必须成为一个高铁汇集中心。

南都:届时会有哪些高铁汇集到湛江?

姜建军:除了即将通车的深湛铁路,目前广湛客专已进行现场勘测,如果快的话,有望在明年动工。

广湛客专将按照350公里/小时的标准建设,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广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构建1.5小时都市圈,湛江其实就在其中。

向西的则有合湛高铁———连接广西的北海。这条铁路不长,但是目前整个国家铁路网络“八横八纵”之中的沿海铁路大通道,就差这最后100多公里。目前合湛高铁正在按照350公里/小时的标准做优化设计。100多公里的路程按照这个速度十几分钟就到了,而且广东的高速铁路网也就延伸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湛江而言,湛江和整个西南各省市的高铁联系问题就可以解决。这项工程预计也在明年动工。

另外,还有一条是连接海南的高速铁路,叫湛海高铁,湛江到海口。这条高铁目前也已经进入前期设计工作,“十三五”期间应该可以开工,也是350公里的时速标准。

还有一条是以湛江为中心向北拓展的包海通道,是包头到海口的高铁。包海通道沿着东经110度,贯穿南北。从包头到西安,再到湖南张家界,然后到广西桂林,再到湛江,最后到海口。包海通道也是350公里/小时的标准。目前四省份沿线都已达成共识,争取能够列入“十三五”的规划修编,在“十四五”期间开工。这些高铁全部建成后,湛江就成了五条高速铁路交会的高铁枢纽城市。

高铁站点选址中心城区

南都:未来湛江成为高铁汇集的中心后,现行火车站的规模必然很难承受,湛江是否会建设新的高铁站点?

姜建军:围绕上述五条高速铁路,我们编制了湛江铁路总体规划,该规划由铁总直接主导编制。规划包括五条高铁怎么进入湛江、分别进入哪个站,这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

在编制铁路总体规划过程中,贯穿了新的发展理念。例如,高速铁路进中心城区。过去,很多城市包括我们即将开通的深湛高铁,站点都远离中心城区。我们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所以高速铁路站点一定要到人口密集的地方,不能远离城市。它不是传统的铁路,也不是货运。这个想法已经得到铁总支持。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一个新湛江站,这是一个枢纽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五条高铁都汇集到这一个站点,这个站点也会成为整个湛江的核心站,这对于目前的铁路格局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另外,我们规划联通深湛高铁和即将开工新建的湛江国际机场,将专门设一个机场站,让高铁和机场实现零换乘,下了高铁就到机场,下了飞机就可以坐高铁,这也得到了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届时,高效率的航空运输和高速铁路就可以实现无缝衔接,大大方便群众出行。

南都:湛江有不少大工业,包括重化工产业、钢铁等,对铁路货运的需求量也很大。在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过程中,是否会对铁路货运的路线进行调整?

姜建军:目前我们在结合湛江发展考虑绿色交通。考虑到湛江发展港口和重化工产业的需要,我们首先就做了物流规划,让港口通过疏港铁路对外运输,让我们的大工业,包括钢铁、化工,都通过铁路专用线和全国铁路联网,这是目前交通强国战略中绿色交通的最新发展理念。

过去,港口多是汽车运输,港区需要很多疏港道路,港区的大货柜车也占据了城市交通,而且造成很多污染,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现在我们计划通过绿色交通,通过发展铁路货运解决港口集疏运和大型重化工业的对外铁路货运联系。我们在优化布局中,把原来进入中心城区的铁路货运线路调到郊区,让其绕城而过,减少铁路货运对城市的干扰。

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也更好服务整个城市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抓住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机遇,争取省里和铁总支持,在“十三五”期间把规划的一些项目落地,争取在“十三五”的后半期,再加上“十四五”期间,把湛江的整个铁路格局稳定下来。这样,就可以促进我们作为省域副中心和北部湾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更好地服务于周边省份。

●关键词 区域科教文化中心

借鉴深圳经验打造科创生态体系

南都:湛江有很好的科教资源,高校数量众多,位居全省前列。高铁时代已经到来,湛江的科研优势将更加凸显。

姜建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区域科研教育中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湛江在过去、现在包括未来发展都靠人才。

以湛江的广东医科大学为例。它使湛江的医疗水平居于全省前列,三甲医院就有6所,每年为全省培养大量医疗人才。

广东海洋大学也在湛江。大家都知道湛江的海鲜好,但一般都认为是海水好的原因,其实海洋大学围绕水产养殖也做了大量工作,所以才成就了湛江天然优质的海鲜品质。包括育种、虾苗、食物、病虫害防治等,我们都有一套非常成熟先进的技术。所以湛江的海鲜不是随随便便好吃的。

湛江还有一个农业部的热带研究所,也有很多科研成果。现在我们吃的很多热带水果,大家都以为是从国外进口的,其实很多都是湛江生产的。比如夏威夷果,就是我们热带研究所引进国外的品种,在湛江培育成功,通过产业化,整个中国南方来种植。

整个湛江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都很先进。我们的热带水果是整个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而水果的生产也都是依赖于这些科研院所发挥作用的。

去年,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涉海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湛江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去年广东省唯一一项牵头获奖的项目。目前湛江的海上油气田的开采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南都:您刚刚提到,湛江发展依靠的是人才。高铁的开通必将更加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在招才引智方面,湛江下一步将有哪些举措?

姜建军:现在湛江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量依靠全国尤其是珠三角的科技创新人才支撑。过去他们来湛江很不方便,成本也很高。高铁开通之后从珠三角来湛江非常方便,今后会有更多创新型人才,从珠三角甚至全国各地来到湛江,支持湛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湛江也结合全省创新驱动部署,做了很多安排。

为了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我们在住房补贴、子女上学、科研经费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也拿出了一定额度的资金来吸引人才、支持人才到湛江创新。

目前,湛江已开始布局双创平台、双创园区,最近刚刚获批的国家级高新区也在布局。我们将通过招商引资,把科技创新型企业引进湛江。利用湛江的资源禀赋,把一些适合在湛江落地的科技创新项目、团队、企业引入湛江。例如海洋工程、海洋装备企业、军民融合企业、海上风电企业等,也有深海养殖的国家龙头企业,我们的整个科技创新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南都:您曾经主政深圳市南山区,而南山被人们誉为“深圳的硅谷”,创造了很多中国高新技术的奇迹。您觉得在科技创新方面,南山有哪些经验值得湛江借鉴?

姜建军:目前湛江需要做的就是借鉴珠三角尤其是深圳的科技创新成功经验,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让科技创新资源都能够在湛江更容易成功。另外,政府还将推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不仅仅是形成论文,形成成果获奖,更多的是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比如,湛江是全国人工橡胶科研水平最高的城市,我们的橡胶研究团队是国家级的,把团队的成果产业化,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作为政府,我们就要支持并解决他们在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些瓶颈,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这样也能有更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实现良性循环。

●关键词 广东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带一路”始发港

就在湛江

南都:高铁开通将让湛江的交通、产业发生很大变化。交通顺畅之后也将为湛江的旅游文化带来机遇。以雷州文化为代表,湛江人文荟萃,几百年来积淀深厚,高铁的开通可能也会把湛江的文化更好地挖掘出来。

姜建军:最近,我们召开了高铁旅游发展大会,一些专家对高铁开通之后湛江的旅游发展给出很多好的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是从三个层面:一是文化旅游,二是度假旅游,三是观光。

从湛江的资源禀赋来讲,发展旅游是具备的。湛江地处亚热带和热带的结合部,从地理上来讲,是一个半岛,也是一个海湾。湛江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海域面积两万多平方公里,拥有海岛134个,海岸线长达1243公里,占全省的30 .2%、全国的6.9%,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就在湛江徐闻。考古已发现了很多汉代文物,这些都是古代“海丝”始发港的最具权威性证据。历史上,很多名人也在湛江留下了足迹。

您刚才讲到文化挖掘。湛江的文化底蕴很深厚,雷州文化值得挖掘,它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并称为岭南“四大文化”,而且极具地方特色。雷州更是广东唯一一个县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都:湛江旅游如何利用即将到来的“高铁红利”?

姜建军:高铁拉近了湛江与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时空距离,让“说来就来”的任性出游变为现实。

湛江将坚持“高铁+旅游”相结合,围绕滨海旅游、特色旅游做文章,全面建设广东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方面,发展滨海旅游。坚持科学开发海湾、海岛与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相结合,坚持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湛江段沿线为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优质企业高水平开发雷州半岛旅游资源,发展绿色田野与蓝色海洋交相辉映的全域旅游,重点打造“五岛一湾”(特呈岛、南三岛、东海岛、硇洲岛、南屏岛和湛江湾)城市滨海旅游集聚区,打响湛江滨海旅游品牌。

另一方面,发展特色旅游。主动对接海南国际旅游岛,积极开发历史人文、绿色生态、特色村落民居等特色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特色旅游,打造一程多站的旅游目的地产品,建设琼州海峡北岸旅游融合示范区。

采写:南都记者